切换城市

首页
讲师查询 课程超市 免费比价 内训众包
王东南

王东南 暂无评分

供应链管理 生产管理

讲师官网:http://wangdongnan.sougen.cn/

付费查询讲师联系方式(无需注册 扫码即可)
仅需5.00元查询讲师或助教联系方式,仅限聘请讲师授课

立即购买

王东南二维码
扫一扫讲师移动官网
任意分享朋友圈
  • 王东南
  • 所在地: 广东省 深圳
  • 擅长领域: 生产管理 现场管理 质量管理
  • 所属行业:贸易|批发|零售|租赁业 耐用消费品(服饰/纺织/皮革/家具/家电)
  • 市场价格: 图片10000/天 (具体课酬请与讲师沟通确定)
  • 主讲课程:《制造型中小企的运作模式和竞争模式》|《利用TOC制约法解决订单按时交付问题》|《新供方的选择、评估和管理》|《外协厂的管理要点》|《新晋领导干部的领导力》|《打造优秀的基层管理团队》|《生产一线员工管理》|《培养下属的技能要点》|《全面质量管理》|《制造型企业如何应对客户验厂》|《国军标GJB体系的建立和维护》|《客户品质服务和8D报告》|《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QC七大手法》

讲师课程更多

  • 2015-07-31...
    查看详情>> 第一章 基本观点 第一节 一次作对 (1) 个人一次作对 (2) 人人一次作对 (3) 系统一次作对 第二节 不允许不良率 (1) 为什么会有质量投诉 (2) 为什么会有客户退货 第三节 零缺陷 (1) 缺陷区分 (2) 思想演变 (3) 基本原则 (4) 基本原理 (5) 零缺陷的基本观点 第二章 原理概述 第一节 关注客户需求 (1) 与客户的对接机制 (2) 识别客户需求和管理客户预期 (3) 下工序是上工序的客户 (4) 为客户服务 第二节 全面质量管理 (1) 产品全寿命周期的管理 (2)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3) 有力的领导机构 (4) 全员参与 第三节 预防为主 (1) 潜在失效模式分析 (2) 防呆/防错方法 (3) 流程防呆 (4) 一个错误只犯一次 (5) 库存品处理 第四节 数据才是事实 (1) 重视可靠性试验结果 (2) 过程不良率数据 (3) 形成质量的因素 (4) 客退数据 (5) 案例:评估员工漏检率的案例。 第三章 质量控制 第一节 计划阶段 (1) 设定质量控制点 (2) 识别客户需求 (3) 产品标准化 (4) 控制计划和检验计划 (5) 审核计划 第二节 执行阶段 (1) 年度/月度例行计划 (2) 质量控制点监控结果汇总 (3) 检验过程文件SIP (4) 人员培训 (5) 执行结果通报和沟通 第三节 检查阶段 (1) 客户投诉和退货汇总 (2) 质量控制点异常和制程异常汇总 (3) QA退货汇总 (4) 来料异常汇总 (5) 品质流程检讨 (6) QC检验能力考核 第四节 处理阶段 (1) 建立平行小组 (2) 持续改善 (3) 改善结果跟踪 (4) 品质流程检讨落实 (5) 在制品和在库品处理 第四章 重在过程的质量管理 第一节 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 (1) 经验总结和产品分析 (2) 建立沟通机制 (3) 产品验收和验收标准 (4) 试产验证和试产总结 第二节 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 (1) 质量控制点监控 (2) 评价指标 (3) 制定异常标准和品质检讨流程 (4) 质量异常汇报和改善跟踪 (5) 过程质量评价 (6) 案例:如何在第一次进入继电器车间后,就可以找出它的质量控制点。 第三节 辅助过程的质量管理 (1) 机器的调试验证 (2) 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监督 (3) 环境监控 (4) 维修记录监控 (5) 保养记录监控 第四节 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 (1) 客户预期和客户潜在需求 (2) DOA的质量状况 (3) 三包期的退货率 (4) 浴盆曲线: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耗损失效期 (5) 客户满意度 第五节 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质量管理 (1) 潜在失效模式分析 (2) 标准化分析 (3) 可制造性和可装配性模型 (4) 成本估算模型 (5) 可维护性模型 (6) 产品寿命和可靠性验证 (7) 案例:根据吉利熊猫车型2010年中央集控器的三包退货数据,建立产品的全寿命周期模型。 第五章 持续改善推行步骤 第一节 建立平行组织 (1)确定目标 (2)确定牵头人 (3)确定组织架构 (4)建立管理项目和达成节点 (5)建立管理控制点的SPC统计数据 (6)根据统计数据调整管理要求 (7)达成目标和总结会议 第二节 建立沟通机制 (1)技术的沟通 (2)质量标准的沟通 (3)改善进度的沟通 (4)改善困难的沟通 (5)客户预期和客户潜在需求的沟通 第三节 质量问题关闭 (1)跟踪质量问题 (2)关闭质量问题 (3)质量改善结果通报 (4)质量改善激励 (5)案例:塑胶件模具出现毛边,客户不可接受,公司决定修模,修模的过程处理过程。 第六章 质量管理工具 第一节 QC七大手法 (1) 检查表 (2) 层别法 (3) 柏拉图 (4) 因果图 (5) 散布图 (6) 直方图 (7) 控制图 第二节 改善项目管理工具 (1) 控制点监控 (2) 列表法 (3) 问题归一法 (4) 甘特图控制法 (5) 案例分析:根据QA抽检的一周退货批次12次,找到过程的质量问题发生的位置,并组织公司级改善。 第七章 质量水平和质量等级 第一节 观念和客户决定级别 (1) 坚持“一次作对”的理念 (2) 关注客户需求和持续的满足 第二节 监控质量等级的方法 (1) 六西格玛分级 (2) 三包期退货率 (3) 直通率 (4) 案例分析:一次年终总结,对公司质量现状的质量等级评价 第三节 世界级质量的12个特征 (1) 管理者着迷于质量 (2) 有一套思想体系或思想方法作为指导 (3) 质量是可以衡量的 (4) 高质量要受到奖励 (5) 质量,始于培训,终于培训 (6) 利用包含跨职能部门或跨系统的团队 (7) 小的就是美的 (8) 创造无止境的“霍桑效应” (9) 影子质量组织 (10) 人人都发挥作用,客户也是质量改进过程的一部分 (11) 改进质量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 (12) 质量改进永无止境 第八章 质量团队建设 第一节 质量团队组成 (1) 质量意识和质量计划的策划人 (2) 质量策划的监督人 (3) 质量标准的优秀执行者 (4) 全员参与 第二节 团队目标建设 (1) 没有退货 (2) 没有不良品 (3) 一次做对 (4) 案例:QA抽检过程,发现线束松脱,判退返工,连续发生后QC和生产共同抱怨。 第三节 质量团队的考核方法 (1) 不良品考核 (2) 标准条款考核 (3) 日常考核条款 第四节 让下属成为质量团队 (1) 一致的目标 (2) 计划在前 (3) 质量意识的强化训练 (4) 士气激励 (5) 知耻激励 (6) 名誉激励 (7) 有限的物质激励 (8) 案例:一次多功能锅控制板发生外观投诉后的处理过程。 第九章 质量管理误区 第一节 质量体系和质量水平的关系 (1)质量管理体系能够解决的问题 (2)质量水平达成的因素 (3)二者的关系 (4)案例分析:一个优秀的PCB板厂,PCB板发生孔径尺寸错误的案例。 第二节 质量管理的范围 (1) 客户预期和客户潜在需求分析 (2) 标准的编制和标准陷阱 (3) 异常处理和监督改善 (4) 检验、培训和公司质量意识宣导 (5) 案例分析:PCB板金手指划伤,客户要求无划伤,厂内QE的处理对策。 第三节 质量部门天生的职责 (1) 产品验证和试验 (2) 没有质量事故 (3) 质量问题牵头处理 (4) 失效问题的原因调查和产品诉求描述 (5) 案例分析:客户烧录程序的IC,在生产中,连续发生程序错误的问题,IQC主管的观点是IQC没有办法检验。 第四节 改善流程启动 (1) 邮件和电话的作用 (2) 流程的严谨 (3) 案例分析:小米充电线的生产过程中,USB铁壳出现装配困难,通知后下批未改善。 第五节 缺少品质流程检讨 (1) 品质流程检讨的内容 (2) 品质流程检讨的沟通方式 (3) 品质流程检讨的结果 (4) 案例:客户投诉PAB金手指划伤的品质流程检讨。
  • 2015-07-31...
    查看详情>> 第一章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第一节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领导作用 全员参与 过程方法 管理的系统方法 持续改进 基于事实的决策过程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第二节 八大原则包含的管理方法 第二章 体系的管理工具 第一节 评审 第二节 PDCA 第三节 过程的管理方法 第四节 基于事实的决策过程 第五节 试验验证 第六节 TS五大工具 第三章 利用体系解决管理问题的流程 第一节 确定目标 第二节 确定牵头人 第三节 确定组织架构 第四节 建立管理项目和达成节点 第五节 建立管理控制点的SPC统计数据 第六节 根据统计数据调整管理要求 第七节 达成目标和总结会议 第八节 以规划为导向的公司管理 第九节 以结果为导向的公司管理 第十节 建立沟通机制 第四章 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 第一节 内部沟通方式和沟通机制 第二节 内部沟通会议 第三节 内部培训 第四节 与客户的沟通机制 第五节 与客户的沟通频率 第六节 电话会议和报告 第五章 体系推动的流程 第一节 建立体系推动的目标 第二节 公司最高管理者制定管理人员 第三节 建立体系推行的组织和相关责任人 第四节 清理需要公司改善的项目清单 第五节 建立每个项目的达成目标和责任人 第六节 组织公司级会议公布体系策划结果 第七节 过程检查 第八节 结果落实审核 第九节 结果落实总结会议 第六章 利用体系推动研发项目管理 第一节 建立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组 第二节 编制项目资料清单和产品资料清单 第三节 编制项目计划和达成节点 确定项目的各方面工作内容 确定项目评审项目和评审时间 确定项目打样和试产时间 完成项目甘特图 第四节 找到项目的制约环节,调整项目进度 第五节 项目启动会议 项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第六节 建立项目沟通机制 项目沟通会议 项目组学习计划 第七节 组织项目阶段评审和阶段总结 项目打样 试验验证 试产验证 第八节 项目总结和项目激励 第七章 利用体系推动质量管理 第一节 上升为公司级的质量改善目标 第二节 确定质量改善项目和相关责任人 进料异常清单 制程异常清单 客退机异常清单 客户特殊要求和行业特殊要求 第三节 质量改善小组和组长 第四节 公司级质量会议 第五节 建立质量改善的沟通机制 与客户的对接机制 与供应商的对接机制 质量例会 供应商质量改善的纠正预防措施单 供应商现场审核 第六节 建立质量改善的绩效考核机制 供应商的质量考核 厂内各部门的改善完成进度考核 客户满意度调查 客户在线不良记录 第七节 质量总结会议 第八章 利用体系推动订单管理 第一节 PMC建立订单清单和交期 第二节 发布采购计划、生产计划和发货计划 第三节 建立与客户的沟通机制 客户订单预测 电话会议 邮件确定交付调整 第四节 建立厂内的沟通机制 产供销会议 定期发布计划的机制 定期调整计划的机制 重大交付异常的会议 第五节 工单检视机制 检视工单采购完成情况 检视仓库齐料和备料情况 检视工单生产开工情况 检视生产入库情况 第六节 生产调度 生产检视工单机制 生产领料控制 生产内部调控机制 生产目标达成控制 生产入库控制 第七节 订单考核机制 PMC定期公布近期生产达成情况 重大交付异常的处罚机 第九章 体系认证指导 第一节 ISO体系认证精神 第二节 ISO体系认证的流程 第三节 SO体系认证的沟通机制 第十章 客户验厂 第一节 客户的关注焦点 第二节 验厂前的准备工作 第三节 验厂过程 第四节 验厂的结果沟通 第五节 产品导入阶段 第六节 客户验厂和体系认证的不同
  • 查看详情>> 第一章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第一节 产品战略 第二节 产品市场 第三节 产品需求 第四节 产品规划 第五节 产品开发 第六节 产品上市 第七节 产品市场生命周期 第二章 项目启动 第一节 市场信息和同行情报 第二节 客户需求 第三节 竞争优势分析 第四节 客户满足程度分析 第五节 客户满意度分析 第六节 标准化分析 第七节 工艺性分析 第八节 成本分析 第九节 安全性分析 第十节 可靠性分析 第十一节 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第十二节 可行性分析 第三章 项目风险管理 第一节 项目情报和专利 第二节 产品技术指标的风险 第三节 供应链风险 第四节 采购MOQ的风险 第五节 研发风险—DFMEA 第六节 工艺风险—PFMEA 第七节 产品生命周期风险 第八节 安全风险 第九节 同业竞争风险 第十节 封装风险和封装管理 第四章 系统支持平台 第一节 产品结构管理模块 第二节 用户管理模块 第三节 配置管理模块 第四节 工作流和过程管理模块 第五节 变更管理模块 第六节 文档管理模块 第七节 协同工作平台 第八节 项目管理模块 第九节 产品构型模块 第十节 工作台 第五章 项目运作的流程 第一节 建立项目组和小组领导 第二节 项目背景调研 第三节 相关人员的动员会议 第四节 项目要求及客户要求 第五节 项目分工和项目节点 第六节 项目责任人和完成要求 第七节 项目拼接和阶段目标调整 第八节 项目测试和项目检查 第九节 项目阶段会议或评审会议 第十节 项目完成总结及项目激励 第六章 项目管理工具 第一节 甘特图的内容和要求 第二节 甘特图的使用 第三节 TOC法改善甘特图 第七章 组建项目团队 第一节 团队目标 第二节 团队策划和团队分工 第三节 团队精神和团队凝聚力 第四节 选择一个项目的管家婆 第五节 选择团队的技能高手 第六节 选定拼命十三郎 第七节 项目团队成员和团队活动 第八章 提升项目团队的作战能力 第一节 识别下属的心态 第二节 定制下属的培养目标和技能要求 第三节 业务能力 第四节 沟通能力 第五节 工作计划能力 第六节 下属汇报习惯 第七节 办公自动化、统计能力和做报告 第八节 组织会议和会议记录能力 第九节 传达指令 第九章 项目团队的激励方法 第一节 知耻激励 第二节 精神激励 第三节 士气激励 第四节 名誉激励 第五节 计划在前 第六节 绩效引导 第七节 目标管理 第八节 合理授权 第九节 有限物质激励 第十章 项目管理的应用 第一节 研发项目中的应用 第二节 单独批次市场项目的应用 第三节 工艺改善项目中的应用 第四节 质量改善项目中的应用 第五节 人力资源系统的应用 第六节 公司网络系统的应用 第七节 订单管理的应用 第八节 降低生产成本的应用 第十一章 项目评审 第一节 项目技术指标评审 第二节 项目方案设计评审 第三节 项目中期评审 第四节 项目详细设计评审 第五节 项目工艺性评审 第六节 项目可靠性评审 第七节 项目试验和验收评审 第八节 供应链系统评审 第九节 产品后期维护评审 第十二章 项目验收 第一节 样机试制 第二节 试验方案编制 第三节 试验场地和试验环境 第四节 行业标准评估、验收试验和试验报告 第五节 客户需求达成情况评估 第六节 标准化评估 第七节 工艺性能评估 第八节 成本评估 第九节 安全性评估 第十节 产品三包期可靠性评估 第十一节 验收评审 第十三章 知识产权和专利管理 第一节 情报收集 第二节 同业竞争专利 第三节 项目专利申请和维护 第四节 同行专利借鉴 第五节 同行专利分析 第十四章 客户满意度管理 第一节 客户需求调研 第二节 客户需求评价 第三节 客户潜在需求分析 第四节 客户使用习惯分析 第五节 客户需求报告 第六节 客户需求达成情况评价 第七节 客户满意度调研和后期维护
  • 查看详情>> 第一章 QC七大手法 第一节 检查表 第二节 层别法 第三节 柏拉图—排列图 第四节 因果图—鱼骨图 第五节 散布图 第六节 直方图 第七节 管制图 第二章 质量特性数据及分类 第一节 正态分布 第二节 标准的正太分布 第三节 六西格玛 第四节 数据、样本和总体 第五节 GB2828.1-2003计数抽样 第三章 柏拉图—排列图 第一节 定义和来源 第二节 柏拉图的格式 第三节 柏拉图的主要用途 第四节 制作步骤 第五节 注意事项 第六节 应用实例 第七节 柏拉图中的二八规律 1、80%的问题由20%的原因引起; 2、80%的索赔发生在20%的生产线上; 3、80%的销售额由20%的产品带来; 4、80%的品质成本由20%的品质问题造成; 5、80%的品质问题由20%的人员引起 第四章 因果图—鱼骨图 第一节 定义和来源 第二节 类型 问题型 原因型 对策型 第三节 制作步骤 重点是找出大要因和小要因 第四节 使用步骤 第五节 案例分析 第六节 制作软件 第七节 方向介绍 第八节 注意事项 第五章 直方图 第一节 定义 第二节 作用 第三节 应用步骤 第四节 ArcGIS区域直方图 第五节 注意事项 第六节 绘制方法 第七节 分析质量 第八节 形状分析与判断 孤岛型 双峰型 折齿型 陡壁型 偏态型 第九节 与规格界限的比较分析 理想型 偏向型 无富余型 能力富余型 能力不足型 第六章 管制图 第一节 管制图的定义 第二节 管制图的作用 第三节 管制图与一般统计图的不同点 第四节 中心线 第五节 上下两条管制界限 第六节 规格界限 第七节 管制图的用途 案例分析:轴颈处尺寸为 如何做首件 第八节 机遇原因和非机遇原因 第九节 计量值管制图 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X-R Chart 平均值与标准差管制图X-s Chart 中位值与全距管制图 -R Chart 个别值与移动全距管制图X-Rm Chart 计量值管制图优点: 用语制程管制很灵敏,很容易调查事故发生额原因,可以预测将发生的不良状况 能及时并正确找到不良原因,可使品质稳定 计量值管制图缺点 在制造过程需要经常抽样并予以测定及计算,且需点上管制图,较为麻烦和浪费时间 第十节 计数值管制图 不良率管制图p-chart 不良率管制图的公式 建立不良率管制图的步骤 不良数管制图pn-chart 缺点数管制图C-chart 单位缺点数管制图 U-chart 计数值管制图优点 只有生产完成后才抽取样本,将其区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后才能得到所需数据,方法比较简单 对于了解工厂整体品质情况非常方便 计数值管制图缺点:只能靠此种管制图,有时无法寻找不良之真正原因,而不能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延误现场改善时间 第十一节 管制图判读法 检定规则一 检定规则二 检定规则三 检定规则四 第七章 项目管理工具—甘特图 第一节 甘特图简介 第二节 甘特图的优缺点 第三节 甘特图的含义 第四节 图表 第五节 应用范围 第六节 制作工具 第七节 甘特图的改善方法 第八章 抽样方法 第一节 简单随机抽样 第二节 系统抽样法 第三节 分层抽样法 第四节 整体抽样法 第五节 黄金手的培养 第九章 质量评价 第一节 来料批次不合格率 第二节 来料上线不良率/PPM 第三节 成品检验直通率 第四节 客户投诉批次 第五节 客户上线不良率 第六节 三包期PPM 第七节 PPM值3个月连续 第八节 PPM值6个月连续 第九节 客户上线不良率桥图
  • 查看详情>> 第一章 供应商开发的系统安全 第一节 合格供应商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合格供应商的原则 第三节 利益约定 第四节 最小订单量MOQ的管理 第五节 分批送货的要求 第六节 订单编码和物料编码的要求 第七节 通用件和标准化的要求 第八节 物料控制的安全居首 第九节 供应链系统的安全 第十节 供应商承担的义务 第二章 供应商考核的系统建设 第一节 质量保证协议 第二节 批次异常处理 第三节 供应商月度考核 第四节 供应商年度考核 第五节 供应商停产整顿 第六节 新供应商的评价机制 第七节 供应商的保障机制 第八节 供应商的日常管理机制 第九节 供应商管理的退出机制 第三章 新供应商评价 第一节 新供应商的选择原则 第二节 新供应商选择的核心关注 第三节 新供方评价的参与部门 第四节 供应商的交付能力 第五节 供应商的产能评价 第六节 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 第七节 质量改善能力 第八节 MOQ谈判 第九节 供应商备选方案 第四章 供应商质量保证协议 第一节 供应商质量保证协议的作用 第二节 供应商质量保证协议的原则 第三节 供应商质量保证协议的内容 第四节 供应商质量保证协议的签订和执行 第五章 供应商日常管理和质量异常处理 第一节 送样机制和样品管理机制 第二节 批次日常处理 第三节 来料异常的沟通机制 第四节 来料异常的反馈、沟通和跟进 第五节 供应商的SPC统计 第六节 月度考核 第七节 重大质量问题的现场审核 第六章 供应商的付款机制和质量责任界定 第一节 付款策略 第二节 供应商的质量责任界定 第三节 质量责任界定的原则 第四节 供应商的质量承担 第五节 质量处罚审批流程 第六节 质量处罚与付款 第七章 年度考核 第一节 考核方向 第二节 评价指标 第三节 年度考核办法 第四节 年度考核结果和应用 第五节 年度审核的目的 第六节 年度审核的原则 第七节 年度审核的关注焦点
  • 2015-07-31...
    查看详情>> 第一章 沟通的目的 第一节 沟而不通 第二节 沟通的目的是为解决问题 第二章 常用的沟通手段 第一节 会议 第二节 培训 第三节 邮件 第四节 电话和电话会议 第五节 现场审核 第六节 回复报告 第七节 回复工作计划 第八节 现场报告 第九节 微信和微博 第三章 八大人际定律 第一节 首因效应 第二节 风雨定律 第三节 方圆定律 第四节 馅饼定律 第五节 宽容定律 第六节 眼泪定律 第七节 成败定律 第八节 评价定律 第四章 与客户的沟通 第一节 客户的关注 第二节 客户问题的回复技巧 第三节 给客户信心 第四节 言而有信 第五章 与供应商的沟通 第一节 对接机制 第二节 邮件最安全 第三节 下单也是一种沟通 第四节 重大问题保密机制 第五节 现场审核 第六节 报告传递 第六章 与上级的沟通 第一节 功劳沟通 第二节 苦劳沟通 第三节 管理认同 第四节 沟通策略沟通 第五节 工作目标沟通 第六节 胜任对象沟通 第七章 与下属的沟通 第一节 日常工作沟通 第二节 工作技巧沟通 第三节 技能培训 第四节 工作目标达成沟通 第五节 工作绩效沟通 第六节 职业规划沟通 第七节 离职访谈 第八章 平级间的沟通 第一节 日常例会 第二节 重大事项沟通 第三节 高品质沟通培训 第四节 邮件沟通 第五节 项目运作沟通
  • 查看详情>> 第一章 客户品质服务 第一节 与客户的对接机制 第二节 有效的沟通手段 第三节 客户的关注焦点 第四节 回复改善时间 第五节 索赔与反索赔 第六节 反馈诉求 第七节 客退机SPC统计 第二章 8D报告 第一节 客户格式,8D报告流程和要求 第二节 根本原因和流出原因 客户误用 产品可靠性 质量不良 外观不良 第三节 生产制程原因分析 SOP 员工作业 作业方法 工装设备 原料误用 生产自检 第四节 供应商原因分析 供应商的改善报告 必要的现场审核 有针对的工艺改善 第五节 流出原因分析 SIP 检验方法 检验流程 质量控制点 checklist 漏检率 检测人员 检具 检具点检 第六节 QC七大手法的应用 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 第七节 不同生产特点的原因分析 针对流水线生产分析、针对批次生产分析、针对单个产品分析 第八节 改善对策 改善批次,在库品处理,客退品处理,在途品处理 第九节 预防对策 培训 SOP重点 SIP重点 质量意识教育 管理手段 第十节 公司的诉求 第三章 不同产品的8D报告技巧 第一节 电子类 第二节 塑胶件 第三节 冲压件 第四节 机加件 第五节 电镀件 第六节 组装件 第四章 高端的8D报告的技巧 第一节 高端8D报告的亮点 根本原因 永久对策 预防对策 第二节 PDCA法 第三节 项目管理 第四节 5w2h分析法 第五节 “5个为什么”分析法 第六节 TS五大工具应用 第七节 六西格玛应用 第五章 不同场合8D报告的不同要求 第一节 回复客户用8D报告 第二节 回复客户的客户8D报告 第三节 给客户领导的8D报告 第四节 演讲展示用8D报告 第五节 客户验厂的8D报告 第六章 减少客户投诉的方法 第一节 客退机原因分析 第二节 成立改善小组和推行改善活动 第三节 列出改善问题清单 第四节 管理原因的分析 第五节 责任人和改善节点 第六节 改善结果验证 第七节 供应商/外协的质量处罚 第八节 供应商现场审核 第九节 来料检验和验证 第十节 建立评价指标观测改善结果
  • 查看详情>> 第一章 生产员工的被管理心态 第一节 员工期望怎样的公司 第二节 员工期待怎样的主管 第三节 员工看待加班费的态度 第四节 员工看待奖惩制度的态度 第五节 员工眼中的公司重要程度 第六节 员工常见的四种性格类型 第七节 员工心态管理 第二章 生产主管的角色认知 第一节 生产主管最重要的四个任务目标 第二节 基层管理团队 第三节 班组建设 第四节 设备日常维护和管理 设备生产效率分析 设备故障原因分析 高效的设备维护保养 第五节 检验设备和检具的日常点检 点检目的 点检制度 点检周期 点检要求 第六节 产能目标沟通 第七节 管理要求沟通 第八节 杜绝生产浪费 制造过多的浪费 等待的浪费 搬运的浪费 加工过程中的浪费 库存的浪费 动作的浪费 制造不良品的浪费 第九节 造就优秀员工 第十节 安全生产 第三章 生产主管的管理技能 第一节 目视管理 颜色管理、标识管理、划线管理、看板管理 常用手法 第二节 生产计划和执行能力 第三节 沟通与聆听 第四节 号召力 第五节 会议能力 第六节 培训、教育、培养和训练能力 第七节 重点培养对象的职业规划 第八节 产量管理方法 第九节 质量管理方法 第十节 效率管理方法 第十一节 5S管理 物品的定置管理 物品的物流规划原则 5S的实施 5S实施过程常见问题解决 第十二节 不良品维修和返工处理 什么是防错法、防错法的好处、案例分析、防错法常见技巧 什么是动作改善分析法、案例分析、动作改善分析法常用技巧 第十三节 交付异常处理能力 第十四节 员工关系处理能力 第十五节 流程管理能力 第十六节 绩效考核 新员工转正考核 员工周期考核 优胜略汰 优秀员工激励 第十七节 员工奖惩制度 员工奖励 末位淘汰 第四章 员工沟通和倾听 第一节 团队沟通 第二节 班组沟通 第三节 员工沟通 第四节 员工异常信息获得渠道 第五节 倾听技巧 第六节 肢体语言的使用 第五章 训练员工的方法 第一节 学会服从 第二节 先会做,再会懂 第三节 班组长训练下属 第四节 重点员工职业规划引导 第五节 特殊岗位技能训练 第六节 关键岗位提升 第七节 员工思想教育的四步法 新员工入职思想教育 企业员工思想教育 阳光心态思想教育 优秀员工思想教育 第六章 员工思想工作的培训“八大黄金法则” 第一节 学会做员工的政委 第二节 乐观 第三节 成就 第四节 坚持 第五节 付出 第六节 务实 第七节 感恩 第八节 谦虚 第九节 自信 第七章 员工的质量意识提高 第一节 质量要求和工艺标准 第二节 全员质量意识宣导 第三节 全员质量检讨 第四节 班组质量检讨 第五节 个人质量处罚 第六节 以质量结果为引导的团队评价和个人评价 第七节 质量绩效考核 第八节 质量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 第九节 质量管理在生产过程中 第八章 教育员工的管理方案 第一节 教育员工的作战地图 第二节 服从管理 第三节 争当优秀标兵 第四节 入职培训和学习 第五节 重点教育对象 异常员工的警告和警示 第六节 生产现场标识引导 第七节 团队引导 第八节 班组内部教育 第九节 员工的颜面教育 第十节 精神激励手段 羞耻激励 名誉激励 信誉激励 士气激励 精神激励 第九章 团队建设是最强大的管理武器 第一节 基层管理团队 第二节 打造优秀员工 第三节 选择一个领导的管家婆 第四节 选定拼命十三郎 第五节 团队活动 第六节 非正式团队管理 第七节 90后员工团队 第八节 这个下属太优秀 第九节 越有能力,越有成绩 第十节 偶尔挑战一下下属的能力 第十一节 团队激励和沟通 第十二节 个人激励和沟通 第十三节 不良嗜好员工管理 第十章 让员工成为团队 第一节 识别下属的心态 第二节 定制下属的培养目标和技能要求 第三节 业务能力 第四节 沟通能力 第五节 工作计划能力 第六节 下属汇报习惯 第七节 传达指令 第八节 让下属成为团队 管到人心,留住下属 第十一章 员工自我管理机制 第一节 礼仪觉醒 第二节 自觉学习 第三节 自觉关注生产任务 第四节 完成任务下班 第五节 自主管理质量 第六节 自律 第七节 主动处罚自己 第八节 自觉汇报
  • 2015-07-31...
    查看详情>> 第一章 质量成本分析 第一节 质量成本理论 第二节 产品实现的流程 第三节 影响质量成本的因素 第四节 质量成本组成 第二章 预防成本 第一节 质量培训费 第二节 质量管理活动及质量评审费 第三节 质量改进措施费用 第四节 供应商管理费 第五节 工资及福利资金 第六节 设计开发评审 第三章 鉴定成本 第一节 试验检验费用 第二节 质量检验部门办公费用 第三节 工资及福利资金 第四节 检验设备维修折旧费用 第四章 外部保证费用 第一节 质量保证措施费用 第二节 产品质量保证鉴证费 第三节 评定费 第五章 内部损失成本 第一节 报废损失费 第二节 返修费 第三节 降低损失费 第四节 停工损失费 第五节 质量事故处理费 第六章 外部损失成本 第一节 索赔费用 第二节 退货损失费 第三节 折价损失费 第四节 保修费 第七章 减少质量成本管理活动 第一节 质量成本分析 第二节 质量成本的改善重点 第三节 减少质量成本的方法 第四节 研发验证 第五节 签订供应商质量保证协议 第六节 外协和供应商质量责任界定 第七节 减少内部质量损失的方法 第八节 与客户的对接机制 第九节 质量控制点设置 第十节 质量预防节点设置 第十一节 成品可靠性试验 第十二节 来料可靠性测试 第十三节 老化试验 第十四节 试生产和试生产总结 第十五节 首件 巡检和点检 第十六节 明确标准/统一标准 第十七节 进料检验 第十八节 出厂验货 第十九节 仓储零库存 第二十节 反索赔 第二十一节 外部损失分摊 第二十二节 质量奖惩制度 第二十三节 质量部门怎么出战绩 第八章 质量成本管理流程 第一节 质量成本职责分配 第二节 成立质量成本管理小组 第三节 建立管理机制和监控机制 第四节 确定制定协同部门工作内容 第五节 编制《质量成本管理》作业文件 第六节 注意事项 第七节 财务监督执行
  • 查看详情>> 第一章 质量检验定义、标准体系和质量法 第一节 质量的概念 第二节 合格与不合格的概念 第三节 质量检验的定义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 第五节 国标系统GB 第六节 GB1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第七节 GJB9001A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国军标系统GJB 第八节 3C认证 第九节 IPC-A-610E电子组件可接受性 第二章 不同地区的质量理念和质量要求 第一节 日本 第二节 欧美 第三节 印度 第四节 中国 第三章 不同制造业质量要求的特点 第一节 汽车行业 第二节 医疗行业 第三节 通信行业 第四节 小家电行业 第五节 安防行业 第六节 特种车辆 第七节 工程设备 第八节 军品和民品的区别 第四章 质量检验分类 第一节 质量检验的方式 第二节 进料检验 第三节 首件检验 第四节 巡检 第五节 成品检验 第六节 抽样检验 第七节 质量监督 第五章 质量检验员的作用 第一节 质量检验 第二节 质量监督 第三节 质量保证 第六章 抽检检验标准介绍和应用 第一节 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 第二节 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三节 GB/T2829和GB/T2828的比较 第四节 抽样准则 第五节 接收准则 第六节 首件和型式试验的接收准则 第七节 GB/T2829和GB/T2828使用的注意事项 第七章 质量检验依据 第一节 图纸 第二节 参数规格书 第三节 SIP检验规范 第四节 检验样件 第八章 QC七大手法 第一节 检查表 第二节 层别法 第三节 柏拉图 第四节 因果图 第五节 散布图 第六节 直方图 第七节 控制图 第九章 样品和标准件管理 第一节 标准件是客户的要求 第二节 标准件涉及的文件和资料 第三节 封样是质量管理的要求 第四节 来料样品 首件样品 测试样品 点检样品 成品样品 客户样品 第十章 各种物料的检验特点 第一节 绕线类电子料 第二节 IC类电子料 第三节 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料 第四节 需要经过洗板工艺的电子料 第五节 塑胶件 第六节 五金件 第七节 机加件 第八节 电镀件 第九节 防火等级的特殊要求 第十节 安规类的特殊要求 第十一章 客户投诉处理 第一节 与客户的对接机制 第二节 8D报告的书写和要点 第三节 推行质量改善活动
  • 查看详情>> 第一章 市场环境和竞争模式 第一节 市场竞争模式 第二节 人民币的影响和对策 第三节 原材料和员工工资上涨和对策 第四节 同行产能过剩和对策 第五节 商品周期、消费低迷和对策 第六节 人口消费周期、人口峭壁、婴儿潮和支出浪潮 第七节 交替性地缘政治周期和社会挑战 第八节 企业的竞争模式 品牌 产品 能力 利润 第一条管理铁律 第二条管理铁律 第三条管理铁律 第四条管理铁律 第五条管理铁律 第六条管理铁律 第二章 管理框架和管理工具 第一节 内定管理,外定营销 管理资源配置 营销资源配置 人员数量配置要求 第二节 领导力建设 第三节 中层管理团队和基层管理团队 第四节 重大事件实行项目管理 第五节 ISO体系管理与实战 第六节 公司全面推行5S管理 5S推行的真正意义不仅是现场整理 5S管理要求和推行的计划、要点和职能 第七节 管理控制点和监管模式 第八节 监控部门和监管部门 第九节 SPC统计在监管中的作用 第十节 柔性制造系统 第三章 制造企业最长流程—产品实现流程 第一节 产品实现的流程 第二节 各部门的职能 第三节 物料控制系统和ERP系统 ERP系统推行的要点和目标 ERP系统在管理中的使用方法 没有ERP时的物料控制方法 第四节 PMC的职能定义和管控方法 第五节 库存管理和零库存 第六节 及时处理呆滞料 第七节 关键物料管理 第八节 安全管理 第九节 产品实现环节的职能定义 第四章 生产的概念和生产过程管理 第一节 生产模式 第二节 生产部职能 第三节 生产部的相关部门 第四节 “生产第一”和“质量第一” 第五节 生产的四个目标 产量 质量 效率 5S 第六节 产量控制的控制方法 第七节 工装设备管理 第八节 工装设备的管理方法 第九节 生产过程中的7种浪费 第五章 技术标准 第一节 研发技术标准 第二节 工艺标准 第三节 产品验收标准 第四节 生产制程标准 第五节 研发技术标准化 第六节 工艺过程标准化 第六章 质量管理 第一节 ISO体系和实战 第二节 加强全员质量意识 第三节 改善产品设计 第四节 加速生产流程 第五节 质量控制点 质量控制点设置、出货检验OQC,制程检验和异常,进料检验和异常 第六节 客户品质服务和8D报告的回复 第七节 检验能力的评估方法 第八节 降低质量成本 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外部保证费用、内部损失费用等 第九节 外协和供应商质量保证协议和责任界定 第七章 新产品试产流程和更改流程 第一节 新产品试产涉及的相关部门和职能 第二节 新产品试产流程和试产总结 第三节 试产过程的四个要点 第四节 试产试验 第五节 ENC流程和管理要点 第八章 生产成本管理和效率管理 第一节 生产成本的组成 第二节 工资效率的定义和管理方法 第三节 生产成本的控制方法 第四节 对主管级的管理要求 第五节 影响效率的因素 第六节 效率的管理方法 第七节 5S实现生产管理的提高 第九章 团队策划和团队运作模式 第一节 团队目标 第二节 中层管理团队和基层管理团队 第三节 团队精神和团队凝聚力 第四节 选择一个领导的管家婆 第五节 选择团队的技能高手 第六节 选定拼命十三郎 第七节 选择领导的下属 第八节 团队活动 第九节 非正式团队管理 第十节 90后员工团队 第十一节 这个下属太优秀 越有能力,越有成绩 第十二节 偶尔挑战一下下属的能力 第十章 让下属成为团队 第一节 识别下属的心态 第二节 定制下属的培养目标和技能要求 第三节 业务技能 第四节 沟通能力 第五节 工作计划能力 第六节 下属汇报习惯 第七节 办公自动化、统计能力和做报告 第八节 组织会议和会议记录能力 第九节 传达指令 第十节 让下属成为团队 管到人心,留住下属 第十一章 团队建设 第一节 团队类型 组织政策团队 项目团队 质量团队 自助工作团队 自我管理团队 第二节 团队发展阶段 创立期 动荡期 规范期 协作期 第三节 托马斯-基尔曼模型 第四节 团队建设的突破口 做思想工作 更换新人 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 使用空降兵 改变团队规则 第五节 团队自我管理机制 自觉学习 自觉沟通 自主管理 自主计划,每日计划 自主达成 自觉汇报 第十二章 团队激励 第一节 知耻激励 第二节 精神激励 第三节 士气激励 第四节 名誉激励 第五节 计划在前 第六节 绩效引导 第七节 目标管理 第八节 合理授权 第九节 有限物质激励 第十三章 项目管理 第一节 产品生命周期和项目启动 第二节 项目的风险管理 第三节 系统支持平台 第四节 项目运作流程 第五节 项目管理工具 第六节 项目评审和验收 第七节 知识产权和专利管理 第十四章 危机管理及对策 第一节 付款危机 第二节 未达成标的危机 第三节 客户满意不等于客户没有保留 第四节 渠道危机 第五节 供应链危险 第六节 生产模式危机 第七节 管理梯队危机 第八节 安全生产危机 第十五章 客户验厂 第一节 客户的关注焦点 第二节 验厂前的准备 第三节 验厂过程 第四节 验厂结果沟通 第五节 产品导入阶段 第六节 客户验厂与第三方审核的区别 第十六章 领导的修炼 第一节 有执行力就有领导力 第二节 目标坚定,以身作则 第三节 关爱员工,快乐工作 第四节 表扬榜样,鼓励士气 第五节 以身作则,日事日毕 第六节 胸有城府,谨言慎行 第七节 有限授权,分而治之 第八节 微笑沟通,后继有人 第十七章 企业有效的竞争模式 第一节 从营销谈开来 电子商务平台 特殊渠道 第二节 从管理谈开来 管理的竞争力在哪里? 管理解决哪些问题可以产生竞争力 第三节 从成本谈开来 运营成本的如何形成竞争力 人工成本如何形成竞争力 第四节 从产品谈开来 产品的卖点在哪里 产品的优势在哪里 第五节 从服务谈开来 服务令人印象深刻 服务降低成本

讲师授课见证 更多

  • 王东南授课见证

首家按效果付费的培训众包平台

0755-83802522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