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培训机构的商业模式创新(四)
发布日期:2015-07-30浏览:1416
2012管理培训机构的商业模式创新(四)
——转型之路二:课程研发型公司
满足【中型企业基层员工】的学习需求,对于管理培训机构来说,是一个潜力巨大、重要的、等待挖掘的空白市场。但是,由于培训经费、教学方式、培训组织形式等因素的制约,管理培训机构的运作方式尚不能满足这个特定市场的需求,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无法变成一个盈利的市场。
针对该特定市场的特点与需求,要想真正挖掘这个空白市场的巨大潜力并形成盈利;我认为最佳的方式是“转型成为专业从事课程研发的公司,为企业中的内训师提供标准化、产品化的课件包”。
具体运作方式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管理培训机构选择某个培训主题,并整合一支涉及该主题的研究专家、咨询顾问或者优秀讲师的课程研发团队,在集成团队的智慧下,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课件组合;其中包括:《讲师手册》(如何讲解课程)、《课程PPT》(教学用)、《案例集》(授课使用)、《学员手册》)(练习使用)以及与之配套的《情境教学视频案例》等。这样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把讲师的两项基本职能:第一,对专业知识归纳与整理的课程设计;第二,对学员讲授该课程。其中包含的第一项职能:课程设计抽取出来,由开发团队去完成。
然后,管理培训机构在企业中通过选拔或者招聘符合要求的内训师(内训师的即可包括“专职内训师”,也可包括“承担培训工作的管理者”)再为其提供如何讲好这门课程的系统培训。
最后,内训师在本企业中就该门课程展开培训与指导;而管理培训机构此时的工作,就是对内训师进行授课质量的评估,帮助内训师不断提升其授课水平。
管理培训机构转型为专业的课程研发型公司,为内训师提供课件包的方式,将极大满足【中型企业的基层】这一空白市场的培训需求:
第一,即保证课程内容的权威性,也保证课程的针对性
管理培训机构所研发的课件包,是由理论基础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顾问与优秀讲师所开发,相对于企业内部培训师自己琢磨、自己开发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课程的权威性、实用性,并保证了与最新管理思想与教学方法的接轨。
同时,这门课程由内训师负责讲授,而内训师作为企业的内部人员,对企业的管理现状、存在问题、人员素质高低、员工的学习要求都有非常清晰地了解;所以,内训师在授课时,完全可以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从而保证课程的针对性。
第二,大幅度降低培训成本
讲师的课酬是培训成本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内训师作为企业中的一个岗位,是按照薪酬加授课补贴方式,这会大大低于外聘讲师所支付的成本;这样,企业就有条件,有能力对人多量大的众多基层人员分批次、分阶段进行轮训;
第三,教学形式满足学员的具体要求
目前的管理培训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往往会采取一天、两天的集中培训,讲完之后讲师和学员很难有机会再见面;而基层员工主要是学习技能,需要讲师的反复指导和不断示范;所以,这样的集中培训效果并不佳。
而如果是由内训师来讲授课程,完全可以把一天两天集中培训的内容分解为多个时段,在空余时间进行;这样既不影响正常工作,而学员也可以边学边练,晚上学习,白天实践,白天实践,晚上总结;同时获得培训师随时随地指导。
但是,很多人会有一个担心,企业的内训师是否能够承担起这样的重任呢?毕竟,内训师和职业讲师相比,无论是职业背景,还是授课经验都会有一定的差距;方法是否可行?事实上,只要管理培训机构在课件开发环节能够通过标准化来保证课程质量,内训师完全没有问题;首先,基层员工的培训需求并不难满足,如果外聘职业讲师授课固然好,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存在“大材小用”的问题,未发挥其最大价值;其次,授课过程中最难的环节——课程开发已经由专家全部完成;所以,课程效果就已经有了基本的保障。这就有点像服装行业,最佳的方式是设计师为顾客量身定做服装,但价格会很昂贵;然而,如果是由专业设计师设计完成后交给生产线统一完成,那么,在保证价格较低的情况下,质量和效果也有所保证。
因此,管理培训机构转型成为专业从事课程研发的公司,为企业中的内训师提供标准化、产品化的课件包将完美地满足【中型企业基层】市场与学员的需求。
但是,管理培训机构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否盈利?盈利状况如何?事实上,目前在行业中已经存在一种“课程转移与内化”的方式,它的运作形式看起来和上述做法差不多,但是,“课程转移与内化”的方式从市场的反馈来说,并没有良好的利润表现,更没有成为一种赚钱模式。这又是为何?
我个人分析,“课程转移与内化”的方式之所以没有成为一种利润模式,是因为培训机构在运作时,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
第一, 客户对象的选择错误;
管理培训机构为内训师提供课件的转型之路,建立在市场定位图中【中型企业的基层】这一空白市场基础之上(详见上篇文章)。但是,目前培训机构的“课程转移与内化”方式,实际选择的客户对象却是大型企业,然而,对于大型企业来说,由于培训经费充足,他们并没有强烈意愿通过内训师的方式来降低培训经费支出;同时,对于大型企业的培训管理者来说,这样的创新方式往往意味着个人风险,干好没奖励,干不好就要担责任;可以想象,他们即没有降低培训经费的必要,个人也并不愿意推行,所以,针对大型企业的“课程转移与内化”方式显然不可能有好的收益。
但是,【中型企业的基层】这一空白市场却不同,快速提升基层员工的工作技能是培训管理者必需完成的工作任务,但是却苦于没有最佳的完成方式;而为内训师提供课件的方式却很好地解决了他们的难题,所以必然得到他们地青睐和推动。
第二, 收益模式的方法错误;
由于“课程转移与内化”选择的客户对象是大型企业,数量较少,所以,管理培训公司会往往会采取收取高额版权费的方式,少则十几万,多则几十万,大型企业的培训管理者很难做出这样数额的投资。
但是,为内训师提供课件的方式,虽然,培训机构对于单个客户的收费不高,可以低至三、四万,但由于客户群体庞大,相加起来的总金额将大大超过大型企业这个市场的收入规模。
因此,管理培训机构转型成为专业从事课程研发的公司,为“中型企业中的内训师”提供课件包的方式,其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并且我预计由于盈利模式的独特性以及课程版权“一次开发终身受益”的特性,在不久的将来会诞生收入规模超亿、甚至是十亿的管理培训机构。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转型之路二:课程研发型公司
满足【中型企业基层员工】的学习需求,对于管理培训机构来说,是一个潜力巨大、重要的、等待挖掘的空白市场。但是,由于培训经费、教学方式、培训组织形式等因素的制约,管理培训机构的运作方式尚不能满足这个特定市场的需求,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无法变成一个盈利的市场。
针对该特定市场的特点与需求,要想真正挖掘这个空白市场的巨大潜力并形成盈利;我认为最佳的方式是“转型成为专业从事课程研发的公司,为企业中的内训师提供标准化、产品化的课件包”。
具体运作方式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管理培训机构选择某个培训主题,并整合一支涉及该主题的研究专家、咨询顾问或者优秀讲师的课程研发团队,在集成团队的智慧下,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课件组合;其中包括:《讲师手册》(如何讲解课程)、《课程PPT》(教学用)、《案例集》(授课使用)、《学员手册》)(练习使用)以及与之配套的《情境教学视频案例》等。这样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把讲师的两项基本职能:第一,对专业知识归纳与整理的课程设计;第二,对学员讲授该课程。其中包含的第一项职能:课程设计抽取出来,由开发团队去完成。
然后,管理培训机构在企业中通过选拔或者招聘符合要求的内训师(内训师的即可包括“专职内训师”,也可包括“承担培训工作的管理者”)再为其提供如何讲好这门课程的系统培训。
最后,内训师在本企业中就该门课程展开培训与指导;而管理培训机构此时的工作,就是对内训师进行授课质量的评估,帮助内训师不断提升其授课水平。
管理培训机构转型为专业的课程研发型公司,为内训师提供课件包的方式,将极大满足【中型企业的基层】这一空白市场的培训需求:
第一,即保证课程内容的权威性,也保证课程的针对性
管理培训机构所研发的课件包,是由理论基础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顾问与优秀讲师所开发,相对于企业内部培训师自己琢磨、自己开发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课程的权威性、实用性,并保证了与最新管理思想与教学方法的接轨。
同时,这门课程由内训师负责讲授,而内训师作为企业的内部人员,对企业的管理现状、存在问题、人员素质高低、员工的学习要求都有非常清晰地了解;所以,内训师在授课时,完全可以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从而保证课程的针对性。
第二,大幅度降低培训成本
讲师的课酬是培训成本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内训师作为企业中的一个岗位,是按照薪酬加授课补贴方式,这会大大低于外聘讲师所支付的成本;这样,企业就有条件,有能力对人多量大的众多基层人员分批次、分阶段进行轮训;
第三,教学形式满足学员的具体要求
目前的管理培训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往往会采取一天、两天的集中培训,讲完之后讲师和学员很难有机会再见面;而基层员工主要是学习技能,需要讲师的反复指导和不断示范;所以,这样的集中培训效果并不佳。
而如果是由内训师来讲授课程,完全可以把一天两天集中培训的内容分解为多个时段,在空余时间进行;这样既不影响正常工作,而学员也可以边学边练,晚上学习,白天实践,白天实践,晚上总结;同时获得培训师随时随地指导。
但是,很多人会有一个担心,企业的内训师是否能够承担起这样的重任呢?毕竟,内训师和职业讲师相比,无论是职业背景,还是授课经验都会有一定的差距;方法是否可行?事实上,只要管理培训机构在课件开发环节能够通过标准化来保证课程质量,内训师完全没有问题;首先,基层员工的培训需求并不难满足,如果外聘职业讲师授课固然好,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存在“大材小用”的问题,未发挥其最大价值;其次,授课过程中最难的环节——课程开发已经由专家全部完成;所以,课程效果就已经有了基本的保障。这就有点像服装行业,最佳的方式是设计师为顾客量身定做服装,但价格会很昂贵;然而,如果是由专业设计师设计完成后交给生产线统一完成,那么,在保证价格较低的情况下,质量和效果也有所保证。
因此,管理培训机构转型成为专业从事课程研发的公司,为企业中的内训师提供标准化、产品化的课件包将完美地满足【中型企业基层】市场与学员的需求。
但是,管理培训机构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否盈利?盈利状况如何?事实上,目前在行业中已经存在一种“课程转移与内化”的方式,它的运作形式看起来和上述做法差不多,但是,“课程转移与内化”的方式从市场的反馈来说,并没有良好的利润表现,更没有成为一种赚钱模式。这又是为何?
我个人分析,“课程转移与内化”的方式之所以没有成为一种利润模式,是因为培训机构在运作时,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
第一, 客户对象的选择错误;
管理培训机构为内训师提供课件的转型之路,建立在市场定位图中【中型企业的基层】这一空白市场基础之上(详见上篇文章)。但是,目前培训机构的“课程转移与内化”方式,实际选择的客户对象却是大型企业,然而,对于大型企业来说,由于培训经费充足,他们并没有强烈意愿通过内训师的方式来降低培训经费支出;同时,对于大型企业的培训管理者来说,这样的创新方式往往意味着个人风险,干好没奖励,干不好就要担责任;可以想象,他们即没有降低培训经费的必要,个人也并不愿意推行,所以,针对大型企业的“课程转移与内化”方式显然不可能有好的收益。
但是,【中型企业的基层】这一空白市场却不同,快速提升基层员工的工作技能是培训管理者必需完成的工作任务,但是却苦于没有最佳的完成方式;而为内训师提供课件的方式却很好地解决了他们的难题,所以必然得到他们地青睐和推动。
第二, 收益模式的方法错误;
由于“课程转移与内化”选择的客户对象是大型企业,数量较少,所以,管理培训公司会往往会采取收取高额版权费的方式,少则十几万,多则几十万,大型企业的培训管理者很难做出这样数额的投资。
但是,为内训师提供课件的方式,虽然,培训机构对于单个客户的收费不高,可以低至三、四万,但由于客户群体庞大,相加起来的总金额将大大超过大型企业这个市场的收入规模。
因此,管理培训机构转型成为专业从事课程研发的公司,为“中型企业中的内训师”提供课件包的方式,其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并且我预计由于盈利模式的独特性以及课程版权“一次开发终身受益”的特性,在不久的将来会诞生收入规模超亿、甚至是十亿的管理培训机构。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