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发布日期:2015-03-03浏览:2074
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其中强调实干是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思想。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这表明,坚持实干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以实干促发展
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多次指出,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对于推动改革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办法,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见效;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抓住和用好。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就大力倡导求真务实之风,要求坚决克服“骄娇”二气,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前,浙江发展的整体形势是好的,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领域都还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斗志和激情,缺乏闯劲和干劲,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愿干、不敢干、不会干的情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攻坚克难的艰巨任务,我们必须把心思和劲头放在实干上,以愿干提升实干境界,以敢干展示实干气魄,以会干增强实干绩效。
五官联动摸实情。广大党员干部应扑下身子,深入一线“接地气”,做到眼睛亮能发现问题、耳朵灵能掌握信息、嗅觉敏能见微知著、嘴巴勤能指出问题、手脚快能解决问题,切实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脑袋思考问题、用行动破解难题,做到用90%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10%的时间决定政策、用100%的精力真抓实干。
出力流汗拼命干。无论干大事、创大业,还是当配角、抓专项,都需要实干、苦干精神。党员干部应拿出狮子率队的狠劲、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头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出工更要出力,上一线更要上火线,甩开膀子干,鼓足劲头干,切实将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做到不达目标誓不罢休、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深化改革增动力。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有些领域已经进入决战期、闯关区。要有一种“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自省和自信,不等待、马上干,立足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花大气力发挥现实优势、转化潜在优势、培育新的优势,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和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努力在新一轮改革中再现浙江风采。
以实效为标准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实效。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反腐倡廉工作要“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不断以反腐倡廉的新进展新成效取信于民”,“名必有实,事必有功”。不仅反腐倡廉工作,其他工作都应该以实际成效为标准。工作干得怎么样,必须用事实来说话、拿成果来表明、以实效来检验。浙江应认真贯彻这一精神,根据省情特点,明确努力方向,踏踏实实干事,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重视转型升级实效。一段时间以来,浙江围绕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打出了浙商回归、淘汰落后产能、“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城市治堵、清洁乡村清洁河道、治水攻坚战、“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个转企、小上规、规改股、股上市”和创新驱动等一套转型升级“组合拳”,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发展的质量效益有了新的提高。下一步,应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以好的作风凝聚群众力量一起干,使转型升级“组合拳”打得更有力量、更有气势,乘胜追击、乘势而上,在转型升级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重视改革创新实效。浙江的改革是伴随着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一路走过来的。当前,应着力打破思想束缚、体制障碍、思维惯性,坚决破除唯GDP观念,坚决破除低成本扩张、传统市场、县域经济的路径依赖,做到解放思想再出发、创新驱动再鼓劲,全面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全力推进30多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和“11+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努力把浙江打造成为行政审批速度最快、民间发展活力最强、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最优、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省份。
重视平安建设实效。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指示“枫桥经验”50周年。“枫桥经验”是平安建设的一面旗帜。应继续高举这面旗帜,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深化“网格化管理、组织式服务”,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坚决打击违法犯罪,排查化解社会矛盾,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大整治,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提高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和过硬队伍建设水平,让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过得舒心,努力交出一份成绩优异的平安报表。
重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当前检验工作的最好标尺。应认真贯彻习近平同志自活动开展以来的一系列讲话精神,思想上更加自觉,围绕解决“四风”问题,坚持开门搞活动,让群众来参与、来监督、来评判,让群众看到我们改什么、怎么改、改得怎么样;措施上更加有力,学习教育真学真思,查摆问题具体深刻,整改落实严肃认真,建章立制见质见效,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强化对群众的敬畏之心、感恩之心、谦卑之心;效果上更加扎实,切实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得实惠、真满意,努力使浙江成为教育实践活动示范点、排头兵,在改进作风上走在前列。
以实绩论英雄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党的干部应“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并且要求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评价干部看什么?关键看德才、看实绩。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GDP不增长是不可想象的,但GDP崇拜则是一种可怕的误区。在注重实绩的同时,我们必须对实绩有全面理性的认识:我们强调实绩、推崇实干,不是指那种以盲目追求GDP增长为目标的蛮干、胡干、瞎干,而是必须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坚持“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向人民报告、让人民满意”的价值取向,多尽听民意、谋民利之责,多做打基础、利长远之事,多行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之举。
以发展的眼光看实绩。浙江经济发展到现在,最突出的问题已经不是增速问题,而是质量和效益问题。浙江省委提出到2020年实现“四翻番”,重点不在GDP,而是充分考虑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要求,为转型升级拓展更大的空间。城乡居民收入的翻番是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核心体现。各级领导干部心中始终要有一份居民收入的账本、有一份居民增收的计划表,经常翻翻账、对对表,大力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位置。
以历史的眼光看实绩。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一些工作现在看效果不是很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就会逐渐显现出来,让后人受惠。我们应在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扎实有效工作的基础上,发扬钉钉子的精神,追求“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翻烧饼”,解放思想大胆干,步步为营扎实干,敢于碰硬较真干,一件事情善始善终抓到底,一个地方一任接着一任干,共同努力向着建设现代化浙江的目标迈进。
以全面的眼光看实绩。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发展起点不同、发展基础不同,实绩评价的标准也应该不同。发达地区应坚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保持一定发展速度的基础上,突出上档次升级;欠发达地区应坚持“人一之、我十之”,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突出能快则快、赶超发展。城市工作一看繁荣,二看市容;农村工作主要看产业是否发展、农民是否增收、乡村是否美丽。部门和地方工作关键看是否出色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中心任务,是否为基层和群众提供了优质服务。
(原标题:人民日报: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以实干促发展
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多次指出,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对于推动改革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办法,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见效;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抓住和用好。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就大力倡导求真务实之风,要求坚决克服“骄娇”二气,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前,浙江发展的整体形势是好的,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领域都还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斗志和激情,缺乏闯劲和干劲,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愿干、不敢干、不会干的情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攻坚克难的艰巨任务,我们必须把心思和劲头放在实干上,以愿干提升实干境界,以敢干展示实干气魄,以会干增强实干绩效。
五官联动摸实情。广大党员干部应扑下身子,深入一线“接地气”,做到眼睛亮能发现问题、耳朵灵能掌握信息、嗅觉敏能见微知著、嘴巴勤能指出问题、手脚快能解决问题,切实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脑袋思考问题、用行动破解难题,做到用90%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10%的时间决定政策、用100%的精力真抓实干。
出力流汗拼命干。无论干大事、创大业,还是当配角、抓专项,都需要实干、苦干精神。党员干部应拿出狮子率队的狠劲、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头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出工更要出力,上一线更要上火线,甩开膀子干,鼓足劲头干,切实将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做到不达目标誓不罢休、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深化改革增动力。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有些领域已经进入决战期、闯关区。要有一种“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自省和自信,不等待、马上干,立足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花大气力发挥现实优势、转化潜在优势、培育新的优势,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和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努力在新一轮改革中再现浙江风采。
以实效为标准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实效。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反腐倡廉工作要“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不断以反腐倡廉的新进展新成效取信于民”,“名必有实,事必有功”。不仅反腐倡廉工作,其他工作都应该以实际成效为标准。工作干得怎么样,必须用事实来说话、拿成果来表明、以实效来检验。浙江应认真贯彻这一精神,根据省情特点,明确努力方向,踏踏实实干事,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重视转型升级实效。一段时间以来,浙江围绕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打出了浙商回归、淘汰落后产能、“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城市治堵、清洁乡村清洁河道、治水攻坚战、“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个转企、小上规、规改股、股上市”和创新驱动等一套转型升级“组合拳”,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发展的质量效益有了新的提高。下一步,应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以好的作风凝聚群众力量一起干,使转型升级“组合拳”打得更有力量、更有气势,乘胜追击、乘势而上,在转型升级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重视改革创新实效。浙江的改革是伴随着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一路走过来的。当前,应着力打破思想束缚、体制障碍、思维惯性,坚决破除唯GDP观念,坚决破除低成本扩张、传统市场、县域经济的路径依赖,做到解放思想再出发、创新驱动再鼓劲,全面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全力推进30多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和“11+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努力把浙江打造成为行政审批速度最快、民间发展活力最强、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最优、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省份。
重视平安建设实效。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指示“枫桥经验”50周年。“枫桥经验”是平安建设的一面旗帜。应继续高举这面旗帜,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深化“网格化管理、组织式服务”,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坚决打击违法犯罪,排查化解社会矛盾,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大整治,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提高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和过硬队伍建设水平,让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过得舒心,努力交出一份成绩优异的平安报表。
重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当前检验工作的最好标尺。应认真贯彻习近平同志自活动开展以来的一系列讲话精神,思想上更加自觉,围绕解决“四风”问题,坚持开门搞活动,让群众来参与、来监督、来评判,让群众看到我们改什么、怎么改、改得怎么样;措施上更加有力,学习教育真学真思,查摆问题具体深刻,整改落实严肃认真,建章立制见质见效,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强化对群众的敬畏之心、感恩之心、谦卑之心;效果上更加扎实,切实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得实惠、真满意,努力使浙江成为教育实践活动示范点、排头兵,在改进作风上走在前列。
以实绩论英雄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党的干部应“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并且要求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评价干部看什么?关键看德才、看实绩。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GDP不增长是不可想象的,但GDP崇拜则是一种可怕的误区。在注重实绩的同时,我们必须对实绩有全面理性的认识:我们强调实绩、推崇实干,不是指那种以盲目追求GDP增长为目标的蛮干、胡干、瞎干,而是必须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坚持“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向人民报告、让人民满意”的价值取向,多尽听民意、谋民利之责,多做打基础、利长远之事,多行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之举。
以发展的眼光看实绩。浙江经济发展到现在,最突出的问题已经不是增速问题,而是质量和效益问题。浙江省委提出到2020年实现“四翻番”,重点不在GDP,而是充分考虑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要求,为转型升级拓展更大的空间。城乡居民收入的翻番是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核心体现。各级领导干部心中始终要有一份居民收入的账本、有一份居民增收的计划表,经常翻翻账、对对表,大力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位置。
以历史的眼光看实绩。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一些工作现在看效果不是很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就会逐渐显现出来,让后人受惠。我们应在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扎实有效工作的基础上,发扬钉钉子的精神,追求“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翻烧饼”,解放思想大胆干,步步为营扎实干,敢于碰硬较真干,一件事情善始善终抓到底,一个地方一任接着一任干,共同努力向着建设现代化浙江的目标迈进。
以全面的眼光看实绩。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发展起点不同、发展基础不同,实绩评价的标准也应该不同。发达地区应坚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保持一定发展速度的基础上,突出上档次升级;欠发达地区应坚持“人一之、我十之”,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突出能快则快、赶超发展。城市工作一看繁荣,二看市容;农村工作主要看产业是否发展、农民是否增收、乡村是否美丽。部门和地方工作关键看是否出色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中心任务,是否为基层和群众提供了优质服务。
(原标题:人民日报: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