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说:资本寒冬来袭,6点教初创企业破解融资难题
发布日期:2016-08-12浏览:4574
投资人上半年还都在密集看项目、争夺好项目,下半年已经悄然转换战场,创业大赛、路演、创投节目、海外旅行、回炉读书。以前的寒暄都是募资情况如何、项目发展如何、退出了几个,现在已然讨论留存弹药支撑已投项目、谁能接盘项目……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二级市场的传导,持续的暴跌已然让很多投资机构裸身现形,过低的市盈率和市场估值让许多项目都放缓了上市步伐和节奏;二是投资人收紧了钱袋,许多承诺出资的基金都面临资金无法及时到位的情况,这与目前LP的结构有关,毕竟大型的民企集团和上市公司目前已调拨资金护盘和托市,笔者的一个CASE也因此擦肩而过;三是目前经济的下行压力和实体经济的转型短时间内很难支撑投资信心。
作为对市场最敏感的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人都纷纷放缓了投资步伐,拉长了投资流程,极度压低企业估值,上半年团队和商业模式过硬,无明显的硬伤基本都能上会和过会,现在没有数据做支撑,没有后面跟投或确定能接盘的机构,现在很少出手。但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寒冬是弱肉强食、汰弱留强的竞技场,白雪覆过,行走的都是市场的强者,而按照经济周期来说,经济低迷时,投资最佳时,因为好货足够便宜。
但就笔者而言,实体经济虽较资本市场先一步显现经济的寒冬,但对冷意的觉察还是没有资本市场的敏锐,一个最佳的直接表现就是项目的估值一再翻翻,而不去深挖现在一些资本的宠儿融资背后的逻辑:为过冬做储蓄。
寒潮过处看啥花 此花开时百花杀!有些花经霜更美,有些花碾落成泥。在融资环境下调的情况下,初创企业如何获得机构和天使投资人的青睐,在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逆境前行,在最近的几次创投座谈会中主办单位和创业者都希望我来分享一些感悟,在次以作整理分享:
1. 落地商业模式
初创企业要进一步落地自己商业模式,将书面上的竞争优势转换为组织的优势,小范围的去试点试错,不断的校准和调试自己的比较优势,打造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
2. 压缩资金的使用计划
从运营规划和预算上进一步压缩资金的使用计划,心理上也要有降低企业的估值的准备,如果不愿意在估值上做让步,那就扎实做好样板市场和用户数据,用运营数据来支撑企业的估值。其实从笔者的经验来看,不建议创业团队在产品、市场没有打磨没有数据的情况下去找投资,一个是融资成功率极低,另一个那怕融资成功,从估值角度而言也比较吃亏,没有数据支撑的企业很难有高的估值。
3. 找能雪中送炭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
听起来是个悖论,因为逻辑上投资机构和投资人更多是锦上添花,很少是雪中送炭,这与基金的资本属性有关,但寒冬来袭的时候,很多机构都放缓和减少了对外投资,有些甚至就停止了投资,专心沉下心来做项目的投后管理,所以,如果运行的项目和一些机构在投的项目如果有业务、财务、人员、关键资源等领域的互补,那么拿到投资的机率就会大幅度提升,因为投资机构会从产业并购的角度来考量项目。
4. 拓宽融资渠道,将原来紧盯风险投资的目光放宽
一些转型中的民企集团和上市公司做为产业链方向的战略投资者也可进一步的纳入投资人名单,经济寒冬时,这些战略投资人完全收购的勇气和资金也已不足,所以不用太过担心企业被收编。
5. 入驻孵化器,寻找避风港
一些项目因为政策、地缘、无资金注入等原因拒绝了很多孵化器的邀请,但现在回转看来,也可以作为寒风来袭的避风港,毕竟能有效的节省一些房租、税收、行政支出,还会有一些政策补贴。
6. 利用新兴融资方式
多运用目前的股权众筹、产品众筹、店面众筹等新兴融资方式,来解决公司经营和发展中的资金需求,同时,更关键的要苦练内功,加快自我造血的功能。毕竟企业要靠持续不断的营业收入和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来拾阶而上,而非依靠输血来强大自我。
经济的起伏都很正常,但类似今年上半年酷热,下半年酷寒的情况实在罕见。目前国家也在进一步释放改革的红利,实体经济也在弯道转型,创投市场也已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我们依然看多中国,看好中国的经济——山阻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雪辱霜欺,梅花依旧向阳开!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二级市场的传导,持续的暴跌已然让很多投资机构裸身现形,过低的市盈率和市场估值让许多项目都放缓了上市步伐和节奏;二是投资人收紧了钱袋,许多承诺出资的基金都面临资金无法及时到位的情况,这与目前LP的结构有关,毕竟大型的民企集团和上市公司目前已调拨资金护盘和托市,笔者的一个CASE也因此擦肩而过;三是目前经济的下行压力和实体经济的转型短时间内很难支撑投资信心。
作为对市场最敏感的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人都纷纷放缓了投资步伐,拉长了投资流程,极度压低企业估值,上半年团队和商业模式过硬,无明显的硬伤基本都能上会和过会,现在没有数据做支撑,没有后面跟投或确定能接盘的机构,现在很少出手。但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寒冬是弱肉强食、汰弱留强的竞技场,白雪覆过,行走的都是市场的强者,而按照经济周期来说,经济低迷时,投资最佳时,因为好货足够便宜。
但就笔者而言,实体经济虽较资本市场先一步显现经济的寒冬,但对冷意的觉察还是没有资本市场的敏锐,一个最佳的直接表现就是项目的估值一再翻翻,而不去深挖现在一些资本的宠儿融资背后的逻辑:为过冬做储蓄。
寒潮过处看啥花 此花开时百花杀!有些花经霜更美,有些花碾落成泥。在融资环境下调的情况下,初创企业如何获得机构和天使投资人的青睐,在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逆境前行,在最近的几次创投座谈会中主办单位和创业者都希望我来分享一些感悟,在次以作整理分享:
1. 落地商业模式
初创企业要进一步落地自己商业模式,将书面上的竞争优势转换为组织的优势,小范围的去试点试错,不断的校准和调试自己的比较优势,打造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
2. 压缩资金的使用计划
从运营规划和预算上进一步压缩资金的使用计划,心理上也要有降低企业的估值的准备,如果不愿意在估值上做让步,那就扎实做好样板市场和用户数据,用运营数据来支撑企业的估值。其实从笔者的经验来看,不建议创业团队在产品、市场没有打磨没有数据的情况下去找投资,一个是融资成功率极低,另一个那怕融资成功,从估值角度而言也比较吃亏,没有数据支撑的企业很难有高的估值。
3. 找能雪中送炭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
听起来是个悖论,因为逻辑上投资机构和投资人更多是锦上添花,很少是雪中送炭,这与基金的资本属性有关,但寒冬来袭的时候,很多机构都放缓和减少了对外投资,有些甚至就停止了投资,专心沉下心来做项目的投后管理,所以,如果运行的项目和一些机构在投的项目如果有业务、财务、人员、关键资源等领域的互补,那么拿到投资的机率就会大幅度提升,因为投资机构会从产业并购的角度来考量项目。
4. 拓宽融资渠道,将原来紧盯风险投资的目光放宽
一些转型中的民企集团和上市公司做为产业链方向的战略投资者也可进一步的纳入投资人名单,经济寒冬时,这些战略投资人完全收购的勇气和资金也已不足,所以不用太过担心企业被收编。
5. 入驻孵化器,寻找避风港
一些项目因为政策、地缘、无资金注入等原因拒绝了很多孵化器的邀请,但现在回转看来,也可以作为寒风来袭的避风港,毕竟能有效的节省一些房租、税收、行政支出,还会有一些政策补贴。
6. 利用新兴融资方式
多运用目前的股权众筹、产品众筹、店面众筹等新兴融资方式,来解决公司经营和发展中的资金需求,同时,更关键的要苦练内功,加快自我造血的功能。毕竟企业要靠持续不断的营业收入和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来拾阶而上,而非依靠输血来强大自我。
经济的起伏都很正常,但类似今年上半年酷热,下半年酷寒的情况实在罕见。目前国家也在进一步释放改革的红利,实体经济也在弯道转型,创投市场也已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我们依然看多中国,看好中国的经济——山阻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雪辱霜欺,梅花依旧向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