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弟子规》,促进家庭幸福、企业和谐
发布日期:2015-03-02浏览:1907
改革开发三十多年来,经济获得的快速的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地提高,然而,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不得不面对当前存在的一些不和谐的现象,特别是道德的滑坡和价值观缺失造成一系列的问题。一些企业道德缺失,只顾赚钱不顾子孙后代的环境污染令人触目惊心,“瘦肉精”“毒奶粉”“地沟油”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不择手段竞争、商业欺诈等事件层出不穷,低俗的文艺作品、淫秽的网络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一些父母官拜金主义严重,漠视公平正义,以权谋私,忽视基本的道德信仰,贪污腐化;一些人没有廉耻之心,做了坏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兄弟手足,蝇头小利,互相斗争;弑亲血案,不孝父母,时有发生。。。。。。
人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怎么回事?究其深层次原因,就是人们的心灵和伦理道德出现了问题!《论语》告诉我们:“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见,要更好的解决上述困惑和问题,除了完善法制以外,必须要重视道德的教化力量!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温家宝总理指出:“一些企业见利忘义,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损害整体利益,企业家的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对于我们的企业来讲,对于整个社会来讲,道德问题十分重要。我认为诚信和道德是现代社会应该解决的紧迫问题。”习近平主席指出:“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典籍蕴含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道理,领导干部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的孝悌谨信仁爱之道,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一共有“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集孔孟、老子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经典著作。
有人误认为《弟子规》是孩子的课外读物,其实不然。我们用心好好读一读,就会明白,《弟子规》不仅仅孩子需要学习,做家长的首先应该学习并做到!殊不知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习惯、特点在父母身上都可以找到影子。在一个总裁班课程上,一位年近四十的老板问:“辛老师,我的孩子快七岁了,还是太任性,打人骂人,敢打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怎么办好呢?”我问这个总裁,你想听好听的还是想听有用的?总裁说:“我当然想听有用的啊。”我告诉她,有用的话可不一定都好听。“首先,孩子这样做确实不对,但是,问题的根源一定出在你们两口子身上!如果你们夫妻俩对老人家非常恭敬,说话不顶撞、不苛责老人,我相信你的孩子绝不敢对老人家放肆!”总裁不好意思的点头称是。做父母的没有做好表率和榜样示范,又怎么指望孩子做得好呢?正所谓上所行,下所效。
现在的家庭教育出现很大问题,对孩子过于溺爱,爷爷成孙子,孙子当爷爷!最有地位的不是老人家,而是孩子,那不出问题才怪!试问:一棵大树要想枝繁叶茂,是不是首先根要深?这就是人们经常讲的根深蒂固嘛!所以,做子女的首先对老人家践行好孝敬之责,这才是就家庭幸福的根本!百孝经上讲“诸事不顺因不孝” 就是要警示后人对父母尽孝,因为这是“天之经也,地之仪也,民之行也”!如何践行孝道呢?在《家庭幸福 企业和谐 <弟子规>系列讲座》的课程中,我会从“恭顺父母、兄友弟恭、夫妻和睦、教子成人”等七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
从小学到大学,不仅仅当成课外读物,而且应该作为必修课程!试问:入则孝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有多少人能做到?学生每天忙于作业、各种辅导班,忽略了孩子在德育方面的成长,最基本的孝顺父母、兄友弟恭都都忘记了,最基本的做人做事的准则和规范都不知道了,甚至犯了错误还不以为耻。如此下去,如何在未来的职场有所成就?又如何敢指望一个不孝顺父母、不懂道义的人成为祖国的栋梁?
古代在汉朝就有“举孝廉”的制度,做官之人必须是个孝子,否则不能做官。那么在企业当中,我们选人用人的标准是什么?这个员工孝顺父母吗?如果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你敢指望他对公司的领导会真正的尊敬吗?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大家庭,高层领导就像是长辈,中层就像是父母,基层员工就像是孩子,同样需要遵循伦常大道,企业方能和谐发展。
现代人为什么累?为什么找不到幸福的根源?为什么物质丰富,精神却空虚?为什么生活条件越来越高,而满足感却越来越低?在企业当中,规章制度为什么不能更好的解决企业各种深层次问题?我们不禁要问:问题出在哪里?答案就是“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弟子规》将会为我们从根本上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就是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我做起,从我的家庭做起,从我的部门班组做起、从每一个企业做起,从每一个学校做起,讲孝悌、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实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和谐。
人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怎么回事?究其深层次原因,就是人们的心灵和伦理道德出现了问题!《论语》告诉我们:“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见,要更好的解决上述困惑和问题,除了完善法制以外,必须要重视道德的教化力量!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温家宝总理指出:“一些企业见利忘义,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损害整体利益,企业家的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对于我们的企业来讲,对于整个社会来讲,道德问题十分重要。我认为诚信和道德是现代社会应该解决的紧迫问题。”习近平主席指出:“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典籍蕴含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道理,领导干部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的孝悌谨信仁爱之道,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一共有“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集孔孟、老子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经典著作。
有人误认为《弟子规》是孩子的课外读物,其实不然。我们用心好好读一读,就会明白,《弟子规》不仅仅孩子需要学习,做家长的首先应该学习并做到!殊不知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习惯、特点在父母身上都可以找到影子。在一个总裁班课程上,一位年近四十的老板问:“辛老师,我的孩子快七岁了,还是太任性,打人骂人,敢打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怎么办好呢?”我问这个总裁,你想听好听的还是想听有用的?总裁说:“我当然想听有用的啊。”我告诉她,有用的话可不一定都好听。“首先,孩子这样做确实不对,但是,问题的根源一定出在你们两口子身上!如果你们夫妻俩对老人家非常恭敬,说话不顶撞、不苛责老人,我相信你的孩子绝不敢对老人家放肆!”总裁不好意思的点头称是。做父母的没有做好表率和榜样示范,又怎么指望孩子做得好呢?正所谓上所行,下所效。
现在的家庭教育出现很大问题,对孩子过于溺爱,爷爷成孙子,孙子当爷爷!最有地位的不是老人家,而是孩子,那不出问题才怪!试问:一棵大树要想枝繁叶茂,是不是首先根要深?这就是人们经常讲的根深蒂固嘛!所以,做子女的首先对老人家践行好孝敬之责,这才是就家庭幸福的根本!百孝经上讲“诸事不顺因不孝” 就是要警示后人对父母尽孝,因为这是“天之经也,地之仪也,民之行也”!如何践行孝道呢?在《家庭幸福 企业和谐 <弟子规>系列讲座》的课程中,我会从“恭顺父母、兄友弟恭、夫妻和睦、教子成人”等七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
从小学到大学,不仅仅当成课外读物,而且应该作为必修课程!试问:入则孝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有多少人能做到?学生每天忙于作业、各种辅导班,忽略了孩子在德育方面的成长,最基本的孝顺父母、兄友弟恭都都忘记了,最基本的做人做事的准则和规范都不知道了,甚至犯了错误还不以为耻。如此下去,如何在未来的职场有所成就?又如何敢指望一个不孝顺父母、不懂道义的人成为祖国的栋梁?
古代在汉朝就有“举孝廉”的制度,做官之人必须是个孝子,否则不能做官。那么在企业当中,我们选人用人的标准是什么?这个员工孝顺父母吗?如果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你敢指望他对公司的领导会真正的尊敬吗?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大家庭,高层领导就像是长辈,中层就像是父母,基层员工就像是孩子,同样需要遵循伦常大道,企业方能和谐发展。
现代人为什么累?为什么找不到幸福的根源?为什么物质丰富,精神却空虚?为什么生活条件越来越高,而满足感却越来越低?在企业当中,规章制度为什么不能更好的解决企业各种深层次问题?我们不禁要问:问题出在哪里?答案就是“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弟子规》将会为我们从根本上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就是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我做起,从我的家庭做起,从我的部门班组做起、从每一个企业做起,从每一个学校做起,讲孝悌、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实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和谐。